现场展出的运动员餐厅留言墙。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马庆芳 摄
深圳新闻网讯 正在市民中心展出的深圳2010夏季大学生运动会档案陈列展,近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个特殊的展览,展出了几千件深圳大运会筹办、举办期间使用过的物品,一件件熟悉的展品,把参观市民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夏天。
温总理亲笔批复祝贺深圳申办成功的文件,119件各国大运代表团赠送给深圳的珍贵礼物……记者昨天走进陈列展,在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带领下,为您揭开一件件珍贵展品背后的故事。
首次展出温总理亲笔批示的文件
大运档案陈列展示厅入口处,是一个展示申办阶段各种公文、文件的区域。记者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文件,这份呈送给温家宝总理的文件,上面有温总理的亲笔批复。文件上说,北京时间(2007年)1月17日凌晨,深圳获得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深圳取得圆满成功,“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支持和巨大支持,凝聚着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温总理在文件上面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谨致祝贺”,落款时间为“元月十八日”。
公文、文件展示的旁边,展示有几个手模,深圳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2006年12月大运村奠基时,应申办委员会邀请,基里安主席等评估团成员留下手模印,他们的手印镶嵌在精美的玻璃相框里被永久地保存在大运中心和大运村,这些珍贵的手模,也是首次出现在市民面前。
顺着箭头的指示往前走,一幕幕熟悉的场面出现在眼前:深圳人民为申办成功欢欣鼓舞,墙角处,摆着当年林明伟和周子迁两位深圳人为宣传大运会骑行过的自行车。
飞扬的标语、鲜艳的运动员衣服……展示厅内的物品仿佛把大家带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些物品中,最显眼的一块是“大运村运动员餐厅留言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这面留言墙的原稿,目前还保留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餐厅内,留言墙高3米、长14米,档案馆请来专业公司进行复制。在这面留言墙上,西瓜等水果堆成一个“欢乐的U”,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国运动员和来宾的留言、中文、英文、法文、日文等各种语言,像是一面“多国语言教科书”。
119件各国赠送深圳的珍贵礼品
档案展示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示厅内一共收集了119件各国代表团赠送给深圳的珍贵礼品。
这些珍贵的礼品,大多是体现各国风土人情的工艺品。记者在现场看到,吉尔吉斯斯坦代表团赠送的是体现该国浓郁特色的国际象棋、帽子、磁盘等工艺品;希腊代表团赠送的礼品中,一个惟妙惟肖的木偶引人注目。有意思的是,美国代表团赠送的礼品当中,有一件运动衣和一个头戴耳机,“美国运动员喜欢头戴耳机上运动场,这也是美国运动员的一个标志。”工作人员介绍。而深圳大运村回赠给各国代表团的是一枚精美的印章,印章刻有“深圳大运村”的繁体字,“据说这枚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印章,当时引起了很多运动员的兴趣。”
据了解,除了各国代表团赠送的礼品之外,还有一批珍贵的礼物,这就是多位参加深圳大运会开幕式各国政要赠送给深圳的礼品: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副总理阿桑·劳里赠送的是一幅金箔画,罗马尼亚总理埃米尔·博克赠送的则是一套罗马尼亚特色邮票,亚美尼亚副总理格沃尔基扬赠送的则是一套木雕工艺品。一件件礼品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